教育孩子吃饭的学问也可以是一门知识,当今餐桌上的课堂不仅增强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食物更是促进亲子之间感情交流的一种好方式。
“食育”的学问你做了吗?
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都和厨房有关。记忆中母亲在烟雾升腾的灶台前劳作的身影化作餐桌上一道道精致美食时,亲子间的亲密感被悉心调理成舌尖的一种安慰。难怪很多人在说到亲子关系时,绕不开的一个词就是餐桌,餐厅的饭菜即便精致,却怎么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便是这样的道理。也只有自己的父母,在关心你吃得饱不饱之外,还会关心你吃得好不好。
当食物成为传递亲子情感的纽带后,随之而来的餐桌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餐桌的营养和健康与否成为父母所要考虑的首要课题,但一项针对北、上、广三地10万名家长进行的营养调查并不乐观,结果显示有七成以上的父母都会带孩子去吃洋快餐,约90%的家庭或多或少在家中备有零食,还有四成的父母有时会带孩子吃街边食品。与此相对的是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公布的《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近20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到2000年,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率从1.45%攀升到了14%,将近翻了10倍。健康专家们分析,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此外,对餐桌前的孩子因为过度的宠溺和关心而滋生出种种不良习惯,是否懂得分享以及应对偏食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如何教孩子正确地“吃饭”绝不是一句废话,而是一门叫做“食育”的学问。食育,成为与“德智体美劳”并列的一个教育方向,独立成为一个课题,摆上了孩子的餐桌。
餐桌上的课堂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中国父母接触的第一份食育教材是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新闻。但正是这些新闻让大众意识到了“吃什么”是何等的重要。其实,在没有食育概念以前,食育就一直存在着,那是由母亲开始的饮食习惯的培养。母亲做的饭菜,几乎是每个人终生偏好的口味,并影响其一生的饮食习惯。而早在1896年,日本著名养生学家石V左玄在《食物养生法》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食育”一词,他说,“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2005年,日本政府更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将其作为一项国民运动,在日本全国范围普及推广。
完整的“食育教育”致力于培养孩子们五方面的能力,包括选择食物的能力,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培养味觉的能力,了解食物生长方式的能力和烹调营养食品的能力。耕地与吃饭有什么关系?春分意味着什么?从种子到食物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想象力和智力哪个更重要?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问题,其实都直指食育本身。于是,在北京,有遁入山岭的都市农夫建立了食育工坊;在上海,一些中小学已将食育作为试点课程展开;在广州,一群热爱教育的妈妈开始在幼儿绘本中探讨食育的意义……
食物是提醒人们即刻回归自然整体的信物,在味蕾被触碰的瞬间,“食育”帮我们和孩子一起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