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与思想,行事作风也都有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出现夫妻之间的观点不合。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案例和专家的分析吧!
案例一:中午11点,厨房里散发出阵阵菜香味,4岁的蒙蒙看了看妈妈买菜时顺便买回来的一些点心,咽了一口口水,拿了一块,挪到正在看球赛的爸爸面前:“爸爸,我饿了,我想吃这个。”爸爸头也不抬:“吃吧,别饿坏了。”这时,妈妈端了一碗菜从厨房里出来,“怎么现在吃点心,现在吃了,午饭又要吃不下。这哪有米饭有营养,赶紧放下!”蒙蒙委屈地瘪起了嘴:“但爸爸刚让我吃的。”“是啊,我让她吃的,怎么了?饿坏了孩子怎么办?”家庭战争眼看着就要爆发……
案例二:林子浩是个6岁的小男子汉,但妈妈很爱干净,一直教育他:“东西从哪里拿,还要放到哪里去,玩具要放在玩具收纳盒里,零食要放回零食盒……” 但是爸爸却不这样想:“浩浩这么小,懂什么?长大了总会知道的。而且,现在不是有你在收拾吗?家里乱一点,才有生活气息呢。”每到这时,浩浩都会冲上去抱住爸爸:“爸爸你最好了!”
家长:孩子也会“渔翁得利”
7年前,80后的秦西西(化名)就当了妈妈。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公主”“少爷”,初当爸妈,对于孩子,俩人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和先生很多意见相左,争执的次数数不胜数。”秦小姐说,孩子喜欢画画是好事,她一直引导孩子要在能画画的地方画,但孩子的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不能约束了孩子,要让孩子有创作的氛围。”提到这,秦小姐一脸郁闷,为了培养这“创作的氛围”,孩子拿着彩笔在家中到处乱画,白白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儿子的“大作”……除此之外,秦小姐认为教育孩子,要以讲道理为主,但孩子的父亲却动辄大发雷霆,朝孩子乱吼一通,甚至还罚跪、打手心。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秦小姐发现,他开始懂得察言观色,他知道什么事找妈妈能通过,什么事找爸爸能得到允许。他想买玩具刀枪时,会找爸爸,因为爸爸认为,这就是男孩应该玩的玩具;他想吃零食时,会找妈妈,因为妈妈会怕他饿着了……
“他竟然已经懂得察言观色,谁对他有利,他就听谁的,甚至他知道哪些事我会退步,哪些事他爸爸会让步,于是,他会故意制造点矛盾出来,引起我们争执,他是那个得利的‘渔翁’。”乖宝宝怎么会变成了“两面派”?这让秦小姐很心惊,这么小的孩子就有了心机,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专家:在大方向上,父母要一致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爸爸妈妈都有自己的思维和见地,出现分歧不要着急。”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曲新陵园长认为,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会有自己的理由,父母其实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时,家长千万别固执己见,不然家庭战争不可避免。
曲园长建议家长们,最好要私下里进行沟通与协商,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论不休,甚至争吵,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这样,给孩子带来的是不知所措,家庭的争吵会让孩子产生害怕、恐惧,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么,如何在教养孩子时达成一致呢?曲园长表示,家长应该避开孩子,冷静而不是带有情绪地进行沟通,找出对孩子最帮助的方向。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很难分出是非对错,这时更需要协商解决。只要大方向上,父母能选择好正确的路,保持一致,这对孩子的成长就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