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报酬鼓励宝宝劳动吗

2013-02-28来源 : 互联网

随着成长发育,孩子会对金钱有了追求意识,让其做事劳动情常常会向家长索取报酬,不然就不做。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用报酬来鼓励吗?孩子有这种意识是很自然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收入,可是又有物质需求,就只有找家长了。只要家长正确的给孩子灌输劳动与金钱的概念,这种报酬劳动还能起到教育的意义。

如果家长简单地告诉孩子:不劳而获是可耻行为,孩子起初可能会纳闷儿,会觉得家长在进行耸人听闻的说教。是呀,过去都是家长一直在为孩子服务,一直都顺理成章的,怎么忽然间跟可耻联系起来了?

所以,家长有义务把劳动、物质创造与享受之间的联系给孩子讲清楚,让他知道,随着自己渐渐长大,他就具有了参与劳动创造的义务,而且,劳动是每个人一生都必须从事的活动,我们所享受的物质生活,都是无数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于是,孩子慢慢会明白,自己付出一定量的劳动,得到相应的金钱报酬,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让孩子有偿地做一些事情,有助于让孩子逐渐认识到金钱的数量概念、储蓄观念,并使他从中体会到父母亲的辛劳。

有的家长赞同用限额限量的方法对孩子的零花钱进行控制。

还有一些家长规定让孩子用劳动换取零花钱,比如,让孩子一个月或一星期时间完成刷碗三次、扫地四次、每天喂一次小狗等,然后按照孩子的工作量给零花钱,这种方法有一种好处,孩子能够对金钱有一个具体的概念:金钱是和他付出的劳动紧紧连接在一起的,这有助于孩子珍惜金钱。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养成珍惜物品的习惯,也对孩子采取一种所谓的经济措施。比如,孩子在家因为不小心而打碎了盘子时,家长就决定让孩子赔偿,扣除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那么,这些被扣掉的零花钱应该再从哪里来呢?要让孩子用额外的劳动做补偿来获得。

还有的家长用金钱作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奖励,比如,要求孩子考多少名,如果做到了就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金钱奖励;做不到就不给,这其实是不对的,这是对孩子奖励的误区。

家长正确处理好孩子的劳动与报酬,应遵循以下几点:

(1)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辛苦,更加珍惜零花钱。

(2) 要适度,不能让孩子产生一切都和金钱有关系的错误认识。

(3)要适量,只能安排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事先讲好了,只针对安排的事情付酬。

(4)要合乎常规,不能随意地指定劳动价值,要让孩子的付出与所得合理地挂钩。

(5)不能冲淡家长的义务。比如,孩子必要的花费,如学费、吃穿消费等,是家长对孩子的义务,和孩子是否付出等值的劳动没有关系。

(6)正确指导孩子使用金钱,但不要过问得太细,让孩子在正常的消费范围内自由支配他的劳动所得。

(7)不能随意迁就,事情完成得不好,就要进行必要的“克扣”,让孩子养成认真对待劳动的习惯。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张靓颖跨时空线上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