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是孩子的最爱,就连有些成年人还是依旧保持着爱吃零食的习惯,零食里面隐藏了多少的秘密和危害你又知道多少呢?果冻,薯片这些让孩子爱不释手的零食危害到底有多大呢?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中国营养学会联合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把我国中现有的零食分为3个等级,让家长便于区分零食的利害轻重。
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有34%的儿童曾因食用零食产生身体不适。报告称,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3瓶以上(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6%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11%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和火腿肠,每天食用口香糖和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激凌的儿童更是高达26%。
“三级零食”千万别给孩子吃
以一个体重30公斤的儿童为例,每天吃超过45克的膨化食品,二丁基羟基甲苯的摄入量就有可能超标;150克的蜜饯可能会导致糖精钠摄入超标;而同样重量的冰激凌则有可能让苯甲酸钠的摄入超标。
上述三种食品添加剂都曾被多次公开报道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存在潜在风险:糖精钠曾被认为是可能的致癌物;二丁基羟基甲苯曾被报道可能引起过敏;而苯甲酸钠则有研究证实其对儿童身高发育不利。
对3-17岁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过多进食高糖、高油脂、高热量的零食,容易引发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而过多食用零食,也会使其没胃口吃正餐,引起营养不良;长期大量摄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对儿童健康成长造成潜在危害。
调查表示,我国儿童在健康饮食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中国父母由于缺乏对食品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在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零食的问题上态度宽松:92%的家长不反对,其中近1/10的家长完全不反对,超过1/5的家长大部分时间不反对。而当家长反对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零食时,愿意听从家长劝告的儿童只有27%。营养学专家提醒,含添加剂多的食物少吃为妙,尤其是“三级”零食,家长最好限制孩子食用次数,一周不超过一次。
一级零食
1、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一级零食):这些零食普遍是低脂、低盐、低糖的,属于健康零食,每天都可以吃,只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即可。
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豆浆、纯鲜牛奶、纯酸奶、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的红薯、土豆、不加糖的鲜榨蔬果汁以及各类水果。
二级零食
2、适当食用的零食(二级零食):这类零食含有中等量的脂肪、盐或糖类,建议每周可吃1-2次。
黑巧克力、酱鸭翅、肉脯、卤蛋、蛋糕、卤豆干、海苔片、葡萄干、奶酪、奶片、盐焗腰果、番薯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等。
三级零食
3、限制食用的零食(三级零食):含有较高的糖、盐或脂肪,而且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或不健康成分,每周进食不能超过一次。
炸鸡块、膨化食品(薯片、虾条等)、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可乐、雪糕、棉花糖、奶糖、蜜饯。
Tips:吃零食宜在两餐之间
零食一般安排在两餐中间进食为宜,对于儿童来说,可以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夜晚入睡前1个小时进食(吃完后要漱口)。另外,睡前尽量避免吃甜食,以免导致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