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痢疾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小儿细菌性痢疾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呢?对这些问题假如还有不清楚的父母可以看看小编下面的文章哦。
小儿急性痢疾的症状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除婴儿期较少见外,可见于各年龄期儿童,多发生在夏秋季,其他季节也有零星发病。因此,小儿在夏秋季有腹泻时,应想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可能。一般患儿在发病前2~3天内有不吉包含史;或家庭成员中有人腹泻,有可能为传染源。
几乎所有患儿首先出现的表现都是发热。发热的高度不定,一般以高热多见。在发热的同时,相继出现胃肠道表现,如腹泻和腹痛。腹泻次数频繁,每日可多达10~30次,但粪便的量不多。典型的粪便为脓性(所谓白痢),或脓血便(红为痢),也可为粘液便,婴儿甚至仅表现为消化不良性大便。腹痛部位多在脐周或左下腹,为阵发性。腹痛出现的同时伴有便意,排便完毕常觉又想排便,总有排不尽的感觉。这种情况称为“里急后重”,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其他胃肠道症状还有呕吐、腹胀、吃东西不香,但并不是每个患儿一定都有。
如患儿有上述表现,特别是有脓便或脓血便时,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基本无疑。但如无明显脓便或脓血便时,还应作粪便显微镜检查,如见到大量白细胞,或白细胞和红细胞兼有时,即可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所以,可疑为急性痢疾时,一定要取粪便作显微镜检查,而且仅凭一次显微镜检查无红、白细胞,往往不能完全否定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应再次、甚至多次检查。要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还应作粪便细菌检查,因脓血便还可见于其他肠道疾病、甚至非肠道疾病。当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时,即可最后确诊。要注意用于作细菌培养的粪便是新鲜的,如存放时间过久,会影响粪便培养的结果,当然就会影响正确的诊断了。
小儿细菌性痢疾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细菌性痢疾以脓血便为其特征。但是仅凭脓血便诊断菌痢,误诊率可达30%左右。最容易与以下肠炎相混淆:
1.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IEC)肠炎 本病发病季节与病症极似菌痢,也表现为发热、腹泻、脓血便,也发现有类似中毒型痢疾的表现。鉴别需依据粪便培养,培养结果:痢疾杆菌阴性,发现有大肠埃希杆菌,再用此大肠埃希杆菌菌液滴入豚鼠眼结膜囊内24h后如发现豚鼠结膜充血有炎症反应,即可确诊为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
2.空肠弯曲菌肠炎 本病发病季节与临床经过也类似菌痢。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症状表现发热、腹泻,先为稀便,以后可表现为脓血便,类似痢疾。鉴别需依据粪便培养。采用微需氧43℃培养法,可培养出空肠弯曲菌。
3.沙门菌肠炎 以小婴儿多见,粪便多样化为其特点,开始为稀便,以后可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易误诊为菌痢。鉴别首先发病年龄不同,痢疾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小婴少见。准确鉴别需依据粪便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