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行”、“我不会”、“真的做不了”当孩子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您是怎么做的呢?如果听到这些就去帮孩子做了,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依靠父母。如果您鼓励他去做,就算失败了,孩子也会在做事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自己能做到多少。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孩子的自信。
父母要把握说话语气
其实对孩子自信心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平时的做法。而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恰到好处的语气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所谓语气“恰到好处”就是说,家长要将商量、鼓励、信任的语气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因为即使是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孩子没考好时,如果家长用质问指责的语气说:“怎么就考这么点成绩!”会让孩子觉得潜台词就是“你怎么这么笨!”被人贴上了“笨”的标签,什么自信心都会受挫。如果换上一种柔和、鼓励的语气:“怎么就考了这么点成绩呢?”就表示潜台词是“没关系,咱们来找找原因,下次好好考。”这么做的时间长了,就算是再没自信的孩子,慢慢也会信心倍增。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夸赞孩子做的某件事时,不能太笼统,也不要太轻描淡写。要尽量指出哪些地方做得好,让孩子觉得不是在虚夸,而是确实在肯定自己的成绩,这样会让他们勇于创造的信心大增。
另外,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也是孩子增加自信的条件之一。因为在成长中遇到的疑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回答,就会令他们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不自信和不确定。父母与孩子沟通,应该准确掌握一些肢体语言:用手摸摸脑袋、拍拍后背以示肯定和鼓励,这些都对建立孩子的自信有辅助作用。
发现孩子的优点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比别人强,对培养自信心非常重要。北京蒙特梭瑞教育科技中心主任邵颖说,从学习、游戏、特长、与人交往等多方面着手,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然后因人施教,放大优点,会很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学习中,如果孩子面对难题说:“我不行!”老师就一定要说:“你可以的!”从克服简单一点的难题开始,循序渐进,就能令他们的自信心在这一点点进步中增强。
游戏中,同种能力相差太大的孩子最好不要总在一起玩。因为总是输的孩子,很容易产生沮丧和自卑心理,把自己与“不行”划上等号。比如,有些孩子可能动作不够灵活,就应该跟水平差不多的孩子,去玩动作要求比较简单的游戏。
自信不等于骄傲
培养自信,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好。但自信不同于骄傲自大。如果一直以来,孩子只懂得自己好,难免会变得自信心膨胀。所以某些时候,还要让孩子适当承受一下挫折,拿自己的短处去比一比别人的长处。
一般来说,孩子自信的表现没有严格的界定,但碰到困难不轻易退缩,勇于挑战;碰到挫折能够主动和人沟通,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精力充沛,心情开朗愉快,对人热情,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等,都是有自信的孩子应该表现出来的。如果你的孩子还达不到这些条件,家长就该费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