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朋友没有成年人中的利益或者是更多的原因,孩子之间的朋友关系有可能是因为一个布娃娃而做了朋友,又可能会因为这个布娃娃而断交关系,孩子的世界交朋友就是如此简单,有的宝宝也很孤僻,一个朋友都没有,妈妈们担心宝宝会太孤独而造成心理疾病,没关系,看看下面9个秘诀就能帮到你哦,让你的孩子也成为社交圈的红人。
小编告诉你,宝宝学社交,爸爸妈妈要掌握以下九个要点哦!
1、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
从出生开始,宝宝最常接触的人就肯定就是妈妈了。其实宝宝社交的第一步从出生就已经开始了哦,妈妈正是担当了宝宝第一个好朋友的角色。宝宝年纪小不能说话,但是他却能够通过依依呀呀的发音、笑容、哭闹来和身边的人互动。
爸爸妈妈给宝宝最温柔的抚摸、亲吻,宝宝都能够及时地给予回应:高兴地笑、手舞足蹈。宝宝时刻感受着妈妈的温柔和爱,有了这一份安全感,宝宝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外部世界,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妈妈这个“好朋友”角色是非常重要呢,妈妈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是宝宝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力量来源哦!
2、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
亲密的友谊关系对于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异常珍贵的。有人发现,当一个孩子有朋友时,玩的时间会比没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与人分享,同别人交流的时间更长。但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带那些成绩不好、太好动的小伙伴到家里玩,家长担心孩子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虽然说朋友圈子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交友也不应多设圈子,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交友观。家长不妨把孩子放到群体中去,鼓励多交朋友,让孩子常串门、自己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要封闭在家中。
家长可以多组织孩子参加偏“动”的游戏,如荡秋千或骑车等,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小伙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间的积极互动要比在那些安静的动手游戏,如搭积木中的互动高出2倍。帮助孩子建立友情,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合作能力哦!
3、保护自己是基本的态度
小朋友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冲突,这时候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去保护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自己处理,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值得提醒的是,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偏激行为,以免双方孩子发生危险。如果自己小孩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反抗,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及时闪躲、表达愤怒,告诉对方“不许打我”,或者立刻报告老师,请求老师帮忙等等。在冲突中学会保护自己,也是一种社会适应的方式,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多一些这方面的教育哦!
4、游戏是一种有用的准备
角色扮演的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在这些游戏中,玩具可以给孩子另一个视角,让他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进而体会他人的感受。
如果你家的宝宝比较害羞,家长也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日常交际生活中的角色,让孩子提前演练。例如,可以让孩子提前练习一下接待客人所需要的恰当的话语或行动。家长针对孩子弱点,提前和孩子一起构思脚本,让孩子提前进行练习。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孩子面对陌生场景的焦虑感和不自信。
5、分享要靠后天学习
宝宝1 岁半以后,“自我中心”思维会逐渐向“社会化”思维转化,分享是其他友谊技巧的基础,学会分享是孩子需掌握的一项重要技巧。小编建议,妈妈在宝宝比较小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孩子共享某些物品来强化孩子的分享意识,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盘切好的水果、戴戴妈妈的太阳镜等。
等宝宝习惯与妈妈玩“分享”游戏之后,就可以邀请一些与宝宝相熟的小朋友,请大家各自带上玩具一起玩。妈妈提议他们互相交换玩具,让宝宝了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就能玩到别人的玩具”。在集体游戏时,妈妈要保证孩子们的玩具在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各自手中。有了愉快而安全的分享经验之后,宝宝慢慢也就能够接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