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开朗的男孩子是最迷人的,相信妈妈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坚强、阳光、开朗吧。但是,怎么做,怎么教育才能让男孩拥有这些良好的品质与气质呢?下面就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建议一:不压抑男孩的好动、好斗
男孩淘气、喜欢闯祸、与人打架,妈妈别一味训斥、阻挠。男孩能够在这些行动中,变得勇敢、大胆、坚强、能言敢为,这些气质都是男孩性格中所需要的。男孩的天性正是如此,如果被压抑了,男孩就会变得不阳刚。
赵楷拖着一根棍子回家,表情愤愤然。妈妈心里一紧:莫非孩子在外面打人了?果不然,不一会儿,明明的妈妈拉着明明找到家里来了。明明被赵楷打了一棍子,额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妈妈先是道歉,然后进屋问儿子话。
妈妈了解到,明明很霸道,抢同学莉莉的娃娃,还打了她,赵楷看不过去才动了手。妈妈听后说:“儿子,你能够帮助弱小,打抱不平,像个英雄,这是妈妈要夸你的。但是,以后别打人了,多危险啊,可以去找老师啊。”赵楷听了妈妈的话,点头答应了。
男孩打人、摔坏东西,并非就是十恶不赦的行为。妈妈要控制情绪,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男孩的初衷好,只是过程和方法不当,妈妈就应该赞赏他的初衷,然后给男孩指点正确的方法。
建议二:引导男孩的“破坏”行为
男孩喜欢新奇的东西,喜欢探索和冒险,但是常常因为这种性格惹出很多事端。妈妈要善于引导,让男孩把创新、探索、冒险能力都用于正途。
陈远又在拆东西了,这一次他选择了妈妈的皮箱。妈妈的皮箱虽然旧了,但是还能用,妈妈看见后赶紧走过来问:“儿子,你又有什么创意?”陈远说:“妈妈,我想做条小船,到小鱼池里玩。”妈妈说:“怎么又想这事了,如果掉下去多冷啊,这个不稳。”陈远说,我就想在那里划船。
妈妈知道阻止是没用的,就对他说:“邻居小勇家有个小橡皮圈,我给你借过来吧,别弄皮箱了。”陈远就停止了破坏。不一会儿,他在小鱼池里坐进了橡皮圈,去划水了。
男孩出于好奇心、探索欲、冒险心理,想做一些尝试,这时妈妈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在保护他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放手让他去试。男孩只有尝试过了,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才能放弃破坏类的危险行为。
建议三:给男孩行动及思考的自由
男孩的性格,让他讨厌被限制、束缚在固定的空间、做单一的事,这是对男孩天性的摧残。妈妈要常带男孩到空旷场所玩,允许他尽情玩乐。男孩有自己的想法,只要确保安全,妈妈就应该鼓励他去实践。
眼看要到周末了,黄力激动地对妈妈说:“周末我想去爬山,妈妈你陪我去吧。”妈妈本想阻止,看他那么期待,就约了明明母子俩周末同行。
两个小男子汉一路上又追又赶,玩得满头大汗。黄力还想和明明比爬树,妈妈嘱咐他俩小心点,就任由他们“冒险”去了。一天下来,黄力玩得十分尽兴,言语中充满了豪气。
如果男孩想出去玩,就不要将他困在房中学习。远古时代,男人以狩猎为生,他们习惯于在广阔、自由的空间里提升能力,练就男人气概。妈妈给男孩行动、思考的自由权,才能让男孩的天性充分发展。
建议四:妥善引导男孩的争强好斗
孩子过于好斗并非好事。妈妈要教会孩子理性地解决问题,让他认识到争斗并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刘小兵是个5岁的小男孩。他的脾气很暴躁,每次和父母或同伴闹了矛盾,就会乱打人,乱摔东西。通过这种方式,他每次都能最终满足自己的意愿。他的坏脾气大家常领教,但是父母心疼他,从未因此打骂过他。爸爸还夸他像个男子汉,说他有胆量。
刘小兵现在喜欢用这一套来对付父母。妈妈很有些吃不消他的好胜、好斗和霸道。她担心儿子的个性会阻碍他将来的发展,更害怕好斗使他以后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便时常教育他遇事要理智,不要总想强迫他人遵从自己。
妈妈鼓励他去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还教他与人合作玩游戏。刘小兵发现,其实他不和人打架,也能得到想玩的玩具或食物。
当孩子的言行中表现出好斗时,妈妈要先分析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把目光多放在原因上,而不是放在行为本身,这样才能找出孩子好斗的根源所在,在孩子产生问题或矛盾时,才能帮孩子理性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