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你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计划,对你的孩子教育问题上有没有新的计划呢?各路大伽们对育儿经又有些什么不同的看法呢?一起加入进来吧,看看大家都聊了些什么呢?
NO.1、为孩子营造有“职业”意识的家庭环境
微观点:了解社会与职场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此,孩子特别需要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士,而父母应该成为拓展孩子视野的桥梁。如诸富祥彦教授所说,终身教育的原点在家庭。作为父母可以将各种职业的朋友请到家里来,创造孩子和他们接触的机会。不必逼问孩子的理想,却可能影响其选择。
网友评论
@李木子妈:这是让孩子提前进行职业模拟。
@遇见你我头大:认识职业,才会选择。
编辑看法:从导报的“跟着导报进社会”到近年来流行的儿童职业体验馆“比如世界”、“大人物儿童社会”等,我们不难发现,从孩子的视角观看成人社会的体验,不仅仅是让孩子初步认识社会分工、职业任务等,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发现“规则”和“选择”的魅力。孙云晓提出的:“在家中为孩子营造有‘职业’意识的家庭环境”,更是用切身实例为孩子做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目标榜样,用榜样的魅力带动孩子的向往和努力比反复的说教应该更有效果。
NO.2、把机会赌给早教,不如把机会留给自己
微观点:好的早教机构是家庭教育有益的补充,可有多少好的早教机构呢?又有多少父母懂得如何去选择?坏的教育比不教育还坏,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真实的世界和父母的生活才是幼儿最好的早教教材;家庭和大自然才是幼儿最好的早教场所;阅读、游戏、运动才是幼儿最好的早教方式。
网友评论
@连永桓:关键是父母不能全托给早教,自己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了。
@北大梁昌年:看来,好的早教机构有必要涉足家长教育,这是企业社会责任使然,也是终身学习的必然。
编辑看法:如火如荼的早教在2012年渐渐平淡下来,家长们在集体跟风后,更多的思考就是王人平的这个观点:把机会赌给早教,不如把机会留给自己!其实,在编辑看来100个早教的精髓方法都不如家长慢下来,跟随孩子脚步发展,降低期待、真心陪伴来得更有意义。用一颗平常心、不偷懒的心育儿才是家长们应该拥有的早教心境。
NO.3、重视家务训练
微观点:家务是训练孩子品格、负责任、良好习惯、成为家庭的一份子的最佳工具。非常可惜的是,这个每个家庭应该有的“奔驰”工具却被忽略,放在“车库”里生锈,让孩子们在题海中游泳。
网友评论
@萧邦的蓝调:劳动是小孩的天性,就跟游戏一样。所以引导小孩劳动是尊重个性。
蒋佩蓉:回复@萧邦的蓝调: 再小的孩子也能找到他能够在家里贡献的地方!
编辑看法:很多小学生在4、5年级时,会在数学和作文方面非常吃力,家长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请家教帮孩子补习功课。其实,孩子购买生活用品和行走上学时用感官体验的数字信息是最生动的学习体验。而帮忙做家务、规整自己的生活时间和空间则是作文中最真切、最丰富的写作内容。学习的源泉是真切的生活体会,而非一页一页的教学纸张。
NO.4、好习惯是“父母的影子”;坏习惯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微观点:家长一提到坏习惯,就很紧张;一提到好习惯,就想拿来教育孩子。可是我们问过自己吗,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习惯,其实无法通过训练学习得到,而是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而来;坏习惯,也不是父母纵容的结果,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网友评论
@爱薇艾薇:做父母是一生的修行…
@原来草草:我也有诸多的不限制,让人觉得这孩子没有立好规矩的时候我也有一丝困顿,原来孩子的好或不好,都是父母焦虑点的投射,越担心的事越会发生。每次人多孩子会显得人来疯,外向稳妥成熟的好性格不是刻意训练出来的,给孩子时间让他慢慢长大,给自己时间做一个全接纳、爱满满的妈妈。
编辑看法:这段话是李雪文章中《孩子的好习惯从何而来》摘出来的。这篇文章收到了很多微博名人和父母的转载,文章中用实例和作者的自身体验说出了孩子习惯养成和父母培养的关系。在我看来,孩子的习惯,一是父母生活习惯的延续,二是自我意识觉醒后生活需要的体现。这两种元素如果在“爱”的元素下滋养,那么孩子的习惯养成会更及时更顺利。相反如果在烦恼和强迫的环境下形成,那么习惯养成会更拖延甚至变得扭曲。所以,父母在教养孩子的时候,第一要检视自我,第二要用足够的爱和宽容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小编后记:耐心与宽容才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现在养育孩子,多数人在孩子3岁之前对孩子是无条件付出。一旦上了幼儿园,与周围的孩子有了比较,家长便不自觉地对孩子提出要求。比如某某同学都会拼音了,咱们也要学学;谁谁家孩子报了舞蹈班,我们也选个特长班学习一下吧!其实,在孩子成长中很多家长是拔苗助长,用比较的眼光催生孩子的成长,却不知道寻找孩子学习、认知的源动力。以至于孩子身心疲惫,本可以快乐的童年变为成长的负担。反倒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可以愿意接受认知的时候,给予孩子学习的条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让孩子和家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其实,在成长的路上快一步慢一步并不对孩子终身产生过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给孩子成长的“沃土”充满宽容和耐心,或许能让孩子成长的动力拥有强大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