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是教师教育孩子的蓝本,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工具,是教师把自身的知识通过课本传授给学生。课本的知识是非常局限的,可是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把课本的知识学好了,就能够成才了。其实真正的知识还是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实践里,课本只是一种教育工具。
很多家长们要求孩子们每天捧着学校发给的那几册课本不放,把学校的考分视若命根,非要千方百计地去争取所谓的高分。只要孩子得了高分,就十分得意,认为孩子必能成“龙”。如果孩子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则发疯似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不是给孩子增加作业,就是给孩子请家庭教师进行辅导。总之,就是离不开课本的这个“圈子”,摆不脱分数这根“捧子”。
学校发给的课本里确实有很多必要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仅仅是人类活动所需知识的一部分,甚至是极小的一部分,而大量的知识在社会上,并且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学到。古训所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中的“行万里路”,就是要求人们去参加社会实践,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如果只读书、不“行路”,那么就可能会成为书呆子。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能力,我们评价教育的效果,不仅仅看孩子记忆了多少知识,更主要的应看他是否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这些重要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书本。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精力都放在课本上,把自家的喜怒哀乐都维系在孩子的考分上。这样不但会增加孩子们的负担,有时会影响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