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礼仪之邦,但是如今的孩子在礼貌这些方面是非常的差,十分的自大。常常有听到小孩用老头称呼老人,甚至带着侮辱性的语言。家里来了客人也经常用一些不良行为或语言刺激他人,虽说在孩子小时候可以用童言无忌来掩盖这样的行为,但是这对于孩子人际交往有很严重的影响,而且当孩子长大了还是这样有该怎么办呢?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懂得礼貌待人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说说让宝宝学会礼貌待人的4条建议。
建议一:真诚是待人接物的核心
待人接物的种种礼节习惯,离开了真诚和尊重,就毫无意义。例如男孩对人说:“对于您的到来,我非常高兴。”可是却一脸不悦,此话的诚意就大打折扣了。妈妈除了教男孩礼仪,更重要的是让他用真诚的心来实施礼节。推荐阅读>>这么让孩子讲礼貌
男孩只有尊重来宾或主人,心怀诚意,才能在言谈举止中让对方感到愉悦,感到被尊重。尊重和真诚是待人接物中第一位的,没有它,一切的礼节都成了虚伪的客套。
建议二:教男孩全套的待人接物礼节
待人接物是一个全套的礼节,从客人到来到离开,或从去主人家到离开,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要求。妈妈可以通过做角色游戏、讲故事等方式,一遍一遍对男孩进行强化教育。男孩对这一整套礼仪细节烂熟于心,在实践中就能自如应用了。
建议三:从日常点滴的渗透做起
待人接物也就是主客之间的一些礼仪小细节,男孩了解得越多,改正得越多,就做得越棒。妈妈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现男孩有不合礼的地方,就应在适当的时候,帮男孩改正。
赵冬和妈妈去王阿姨家做客,走到阿姨家门口,赵冬直接就冲进去了。妈妈赶紧打招呼,向王阿姨问好。赵冬直奔游戏机去了,连招呼也没打,是上次来玩了半天就惦记上了。晚上回家,妈妈对他说:“下次去了,要先敲门,别冲进去,要玩游戏也要先征询阿姨的同意。”
妈妈说:“这是一种礼貌,你要是不能遵守,下次就不带你去了。”赵冬听后点点头。
待人接物就是一些小细节,妈妈的教育工作也应该从细节抓起。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发现一个改正一个,渐渐地,男孩就会变成一个“小绅士”。
建议四:多带男孩走亲串友,多在家招待友人
男孩要在生活中多一些实战经验。只要有机会,妈妈就应该在走亲串友时,带上男孩。男孩会从父母的身上,学会如何做客人。节假日,妈妈可以邀请朋友到家里玩,让男孩多一些做小主人的经验。
陶强的妈妈看周末到了,就邀请了几位同事带孩子到家里玩。陶强负责准备玩具、游戏内容。同事的孩子们一到,陶强马上和他们打成了一片。丁丁口渴了,陶强马上去准备饮料;小花想玩布娃娃,他也马上找了出来。陶强的小主人经验,也是在实战中培养出来的。
待人接物不是纸上谈兵,交往场合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男孩只有多实践,才能练就娴熟的待人接物技巧。妈妈要多给男孩提供一些实战机会,让儿子学会做客人,也能做主人。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