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暴力行为影响了孩子的心理

2012-12-28来源 : 互联网

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观念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中,许多家长都在采取这种方式。虽然家长对孩子实施暴力是为了以激励上进为目的,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这样会造成个性压抑,缺乏心理精神上的关怀,没有倾诉宣泄的出口,就可能出现扭曲的行为,只能培养人的奴性,迟早会以不同形式爆发。

小时候的受虐经验会改变大脑正肾上腺素和血清张素的浓度与敏感度。正肾上腺素跟惊恐症有关,它会加速心跳,使血压上升,同时关掉身体其他器官,使血液集中到四肢准备拼命或逃命。

生理反应还会把信息送到前脑,影响动物对外界的反应与决策。比如,同样一张面孔图,正常的大脑看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不正常的大脑会看成讥笑的脸,一旦解释成敌意,就出现不良少年被瞄一眼就当街砍杀无辜的事了。

童年的受虐经验,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及不恰当的社交行为,或无情或被同伴排斥。最糟糕的是,使他们容易被毒品吸引。因为毒品麻痹能减轻他们心中的沮丧、被排斥的痛苦甚至自杀的念头。

绝大部分行为偏差的孩子来自功能缺失的家庭,如果在家得不到爱,在学校中又被老师嫌弃、同学排斥,就会走上歧路。甚至有的孩子在学校被打,不是犯了错,而是考试没有考好。

我们的教育是一种不容许孩子犯错的教育,孩子一有错误轻则挨骂,重则挨打,使孩子每天战战兢兢,觉得学校不是快乐学习的地方,而是充满恐惧的地方。对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孩子当然是能逃则逃,导致辍学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大。

我们是人,一定会犯错,只要不是品德上的错误,就不应该给予太严厉的惩罚。因功课不好而惩罚就更不应该,因为孩子可能是发育较慢,尚未开窍。品德没有问题,只因功课不好而挨打,这是不公平的。鞭刑抽不出好孩子,只能把好孩子打成坏孩子。

如何惩罚孩子的话题,我从一个案例来分析。

最近在报上看到有个初二学生因为没写作业,被老师罚请全班同学吃糖,因为学校规定不准体罚,老师就要孩子请大家吃糖以代替惩罚。孩子没有钱,又不敢跟家里讲,便去超市偷,结果被逮到,上了报纸。

如何既能达到惩戒的目的,又不失教育的真谛,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认为第一可以罚劳役。比如让学生把教室玻璃擦明亮,把学校楼梯仔细打扫干净等。因为洒扫本来就是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之一,儿童进私塾就是先从扫地学起。这种方法平和愉快,学生容易产生积极心理。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做法是给学生一根蜡烛、一盒图钉,要学生想办法让蜡烛站在墙上。在解决问题之前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看一个喜剧短片,孩子们看得非常愉快;另一组看教学短片,比较枯燥。看完后,开始动脑筋让蜡烛站在墙上。结果,看喜剧的那一组有75%的学生想到把图钉倒出来,用两根图钉把图钉盒钉在墙上,再把蜡烛站在图钉盒上;而看教学影片的那一组,只有20%的人想到解决的方法。这说明,好的情绪有利于学习和思考。所以,惩戒应以不破坏孩子的情绪为底线。

有的老师会对学生进行罚站,或是罚写作业。我认为这不好,扫地比罚站、罚写作业好。因为罚站对社会没有贡献,只是浪费了那个孩子的时间,而且面壁罚站的孩子只是在体会羞辱,很少在思过,如果思,也是在思别人的过;罚写作业更会使学生痛恨作业,原本就是因为没写作业而被罚,再罚写就更加痛恨作业了。

至于前面提到的罚请吃糖也不是好办法,因为从根本上讲,它没有罚到孩子,而是罚到了孩子父母。因为孩子还不会赚钱,用的是父母的钱,这样的惩罚,让父母的血汗钱没有用对地方。如果孩子家里很有钱,罚请吃糖对孩子来说不痛不痒,下次还会再犯;若是像这个孩子没有钱又不敢跟家里讲,逼上梁山时,就只好去偷,更是错上加错。

老师需要知道什么是最有效的处罚方式,父母也需要知道,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