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大包小包的薯片买回家,孩子的体重也渐渐飙升的更快,家长很是担忧,薯片的含油量究竟是有多高,能让孩子体重增长如此快。
吃包油炸薯片等同于喝下一杯脂肪?近日,清华实验姐“李冠男”在网上晒出的一张“薯片脂肪含量检测”对比图,让不少“零食控”们瞠目结舌:她从5片薯片中竟提取出了10毫升脂肪。同时,她还通过实验发现在巧克力夹心饼干中,同样也含有大量脂肪。这组被网友们称为“零食真相”的照片很快在微博及各大论坛风传,浏览量超过百万次。
薯片高脂高油,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但真的如“实验姐”所言,仅仅5片薯片中就能提取出10毫升脂肪,这又是否夸大其词了呢?不少网友对此持怀疑态度。近日,本报记者联合北京农学院食品专业副教授丁轲对此进行了实验。结果证实,每吃一袋50克的油炸薯片,就等于喝下3茶匙的油脂。
薯片实验
3类材料分9份
那么,结果真的像“实验姐”说的那么恐怖吗?近日,本报联合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丁轲,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结果。
实验材料:
某品牌油炸薯片、虾味片、非油炸薯条
实验工具:
脂肪测定仪、滤纸、石油醚
实验时间:
15个小时
实验原理:
用石油醚这种有机溶剂对进行实验的食物长期浸润,使其里面的油脂溶解在有机溶剂里。通过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食物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以便将食物里面的油脂充分萃取出来。
实验过程:
在实验中,丁教授首先对油炸薯片、虾味片以及非油炸薯条进行了编号。“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们每种样品取三份。”油炸薯片取了6片,平均分为三份,并对这些样品分别标注上1-1、1-2、1-3;虾味片取了9片,和油炸薯片一样平均分为三份,编号为2-1、2-2、2-3;非油炸薯条取了9根,也平均分为三份,编号为3-1、3-2、3-3。
在对这9份食物样品进行实验前,丁教授对盛放萃取油脂的烧瓶以及滤纸分别进行了称重。随后,他将这些样品弄碎,用滤纸包好,放进脂肪测定仪里的容器瓶内,再将容器瓶放进萃取油脂的烧瓶里。最后,丁教授将容器瓶与脂肪测定仪连接好,注入石油醚,开始进行萃取实验。
经过15个小时的萃取,烧瓶中汇集着石油醚与薯片等食物中油脂的混合物。
实验结论
吃一袋50克重的薯片
等于喝15毫升油
待石油醚挥发干净后,在烧瓶的底部,记者看到了薄薄的一层油脂,虽不及“实验姐”的那么触目惊心,但经过计算,结论还是很吓人。其中,油炸薯片的含油量平均在31.2%,虾味片的含油量为18.3%,非油炸薯条的含油量为20.5%。
这相当于,每吃一袋50克的油炸薯片,就等于喝了3茶匙的油。
专家建议
零食导致“胖娃娃”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丁轲表示,尽管实验结果并没有网友所说的那么夸张,但薯片、饼干这类食品的确是高能量食品,其实这些食品的包装袋上都有所注明,但由于没有一个直观的展示,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它的脂肪含量。
“零食为什么好吃?其实这和它们中含有的大量食用香精有关。要知道人的味蕾是有记忆的,一旦吃上,就会让人‘停不了手’,一段时间不吃,又很想念。”丁教授说,这也是零食让人发胖的根源,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所以为了健康,摄入时应当适量。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